目前心血管内科主要由心血管病专科门诊、心内科普通病区、心脏病重症监护病区(CCU)及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治中心四部分有机构成,共开放病床70张,其中普通病区病床60张,CCU病床10张。
心内科医疗组人员29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2名,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8名;护理组人员41名,其中主管护师7名,护师8名。
主要医疗设备有GE INNOVA3100 介入操作系统,多功能生理监护仪台、DATASCOPE S90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系统1套、除颤仪3台、遥测心电监护系统1台。
能开展的工作:
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常规诊治,包括高血压病、冠状动脉性心
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脂血症
各类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治,包括冠心病介入诊治、射频消融
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
特色诊疗
一. 冠心病介入治疗
1.冠状动脉、肾动脉、颈动脉、左心室造影。
2.急诊及择期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PTCA)、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支
架植入术。
2006年度心内科介入治疗中心共成功开展600余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包括200余例经皮腔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包括独立处理各种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弥漫病变;多支病变;分叉病变;开口病变,手术即刻成功率为98%,截止2007.6,共有700余例大兴区及周边地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此项治疗,获得满意疗效。除成功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外,同时能熟练完成颈动脉、肾动脉造影术及左心室造影术。
二. 射频消融
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其急性期效应可导致患者重要器官的灌注不足(心、脑、肾),最常见为伴随心慌反复发作的头晕、黑朦,甚至晕厥、猝死,远期效应可致快速型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心内科目前配备有心内电生理标测及射频消融系统,可根治由房室结双径路及旁道所致顽固室上性心动过速(根治率达90%以上)
三.永久起搏器植入
缓慢型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患者运动耐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反复发作晕厥,甚至猝死,通过植入单腔或双腔永久心脏起搏器,模拟生理状态下心脏起搏功能,恢复心脏工作效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猝死发生。目前心内科已建立了规范的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定期对起搏器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生理需求,对起搏器工作模式进行微调,使其更加安全、有效,成为病患的生命伴侣。
新技术开展
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IABP)
自2006年以来,心内科逐步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应用于心源性休克(心内科常见原因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患的循环支持治疗,IABP技术通过增加心肌供血、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使心脏做功更有效,保证了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截至目前,已开展4例IABP(均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4例患者均在1周后病情趋于平稳,安全撤出IABP后,行冠脉介入治疗,康复出院。
2.左心室造影
2006年自心内科购入新一代介入操作平台(GE)以来,数字减影造影技术(DSA)的应用,保证了造影成像的高分辨率,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左心室造影术,此项技术能对左心室结构(室壁运动、瓣膜状态)、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配合冠状动脉造影术,能够准确地鉴别缺血性及非缺血性心肌病,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评估病患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
传统的冠脉介入治疗通常取股动脉途径,它具有相对易操作、安全性高的优点,但术后需将股动脉穿刺侧下肢制动12~24小时,康复期相对较长,因此患者依从性较差;2005年下半年以来,心内科开展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截至目前共开展100余例,其具有创口易压迫、术后不需制动的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由于经桡动脉途径迂曲,管腔较细,血管受导管刺激易产生痉挛,更易导致血管损伤。所以选择经桡动脉,还是经股动脉穿刺,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对于上肢循环良好,血管无明显病变的患者,可考虑行桡动脉穿刺,反之,选择股动脉途径。
出诊时间:
周一全天 刘振永副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 姜亦铎副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 马莉 副主任医师
周四上午 张银 副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 郭为民副主任医师
周五半天 韩兰唐副主任医师
周六上午 王德兰副主任医师
周六上午 梁峰 副主任医师
周一至周五全天 路敦祥副主任医师
咨询电话:60283106(主任办公室)
60283144 (医生办公室)
60283058 (护士站)
60283401(介入治疗中心)
60283220(CCU护士站)
60283223(CCU医生办公室)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