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成立于2001年,12年来在历任院科二级领导的支持、带领下迅速成长,目前是大兴区级重点学科,人才梯队、学科建设健康发展。科室现拥有医护人员44人,其中医生21人,护士23人,副高以上职称5人,中级职称6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10人,在读在职硕士研究生2人。2013年9月扩增为2个病区,床位达66张(呼吸一区34张,二区32张)。
呼吸内科拥有呼吸实验室可进行痰液诱导检查及胸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计数,耶格大型肺功能检查包括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同时拥有1台便携肺功能以进行筛查或流调,电子和纤维支气管镜,睡眠呼吸监测,以及多台呼吸机与多参数监护设备。呼吸内科年门诊量高达4万人次,出院患者按照以往1个病区计算约达1600人次。呼吸内科可以解决的呼吸道疾病与市内三甲医院差距不大,从常见病、多发病如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栓塞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等,以及危重症、疑难病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间质性肺病、弥漫性肺病、孤立性肺结节、过敏性肺炎、慢性咳嗽尤其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结节病、一侧透明肺、干燥综合征、H1N1肺炎以及治疗失败的肺炎等等,均能诊治。近年呼吸内科开展的新技术包括经支气管镜纵膈淋巴结针吸活检、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细胞亚群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无痛气管镜技术及气管支架植入术、睡眠呼吸监测技术、痰液诱导技术、敏筛过敏原检测及皮试等。
在科主任张永祥带领下,形成科室人才梯队。所培养的第一梯队人员,均可独立完成目前代表我院呼吸内科、接近三甲医院技术水平的专业工作。科主任张永祥是大兴卫生首席专家,中国优秀基层呼吸医师,在2010年组织发起京郊呼吸论坛,连续多年举办北京市哮喘联盟大型学术会议以及大兴区哮喘患者联谊会,承办全区COPD的规范化培训学习班,组织、参与各种继续教育、首医5年制学生实习及燕京医学院授课和实习、区级大型会议,成功审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如2012年为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疾病诊治进展,2013年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分层评估及处理进展等。
各级科研项目包括:(1)2010年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次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抗凝与单纯抗凝治疗的疗效安全性评价: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2)2010年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提高肺栓塞诊治水平的研究》;(3)2010年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肺炎监测与处置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子课题《新发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协作课题;(4)2010年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肺炎监测与处置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子课题《肺炎支原体肺炎优化抗生素治疗研究》;(5)2011年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成果推广合作项目《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编号:Z11110006140000;(6)2011年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成果推广合作项目《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与预防》,项目编号:(7)2012年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干预肺炎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项目编号:2012BAI05B02;(8)2012年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成果推广合作项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早期识别和干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9)2012年度北京市科委《肺栓塞防治网络建设与临床诊治关键技术研究》;(10)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项协作课题《北京地区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样本病原学的研究 》。
近年来新立项的大兴区区级课题包括(1)2012年区级课题《肺心病心衰发病机制研究》;(2)2013年院级课题《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性分层评估与处理研究》。2012年获得北京市大兴区科学技术奖软科学1等奖1项。近几年科内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4月21日
星期一
4月22日
星期二
4月25日
星期五
4月26日
星期六
4月27日
星期日
4月21日
星期一
4月22日
星期二
4月25日
星期五
4月26日
星期六
4月27日
星期日
4月23日
星期三
4月24日
星期四
4月25日
星期五
4月26日
星期六
4月27日
星期日